治療憂鬱症,藥物只是其中一環,諮商與傾聽對患者也很重要。北市聯醫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王如指出,若持續有情緒低落、失去興趣、悲觀無望、注意力難以集中,生理上有食慾減退、或睡眠困擾等徵兆時,很有可能已經達到憂鬱症程度,建議接受進一步專業心理醫療。

 

許多前往心理諮商求診民眾儘管自覺到心理或情緒上的壓力問題,卻往往擔心親友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,或認為他人可能無法瞭解接納,或是難以承受親友對自己的擔心,甚至認為他人不會願意聽,而不敢將煩惱向自己親近的人傾吐。

 

王如心理師強調,若長期壓抑內心困擾未能有效抒解,很可能會累積成嚴重憂鬱情緒疾病,甚至因為自己走不出困境而出現輕生念頭。能有一個讓自己安心傾訴困擾對象,有助維護心理健康。

 

心理師指出,在男女求診比例上以女性居多,約佔7成,有憂鬱情緒困擾者將近2成,在困擾議題上,則以親子、人際、及兩性關係為主。

 

人生中難免會遇到自己難以突破的困境,心理師提醒民眾,此時要勇於向他人求助,把心事說出來,將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。民眾若發現身邊家人朋友出現情緒或行為上的明顯轉變,請試著陪伴傾聽其心聲,多一分關心支持、少一分批評責備,是讓人放心傾訴的關鍵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立即購即期品專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